close

感覺統合學說是研究人類行為、情緒、學習及動作反應,與中樞神經系統之間關係的科學。換句話說,就是在研究腦功能與人類行為間的關係。透過感覺統合學說,人們瞭解感覺的輸入是腦活動的原動力,外在顯著可見的動作,僅是感覺刺激引發神經作用的結果。因此,如果要深入瞭解人類的學習、情緒、動作及行為等基本能力,就要追本溯源,先瞭解感覺的類別,以及它們在腦部引發神經統合的過程。

 

*認識視知覺(奠定超強記憶的基礎)

嬰兒出生後,即展開視知覺發展的關鍵期,如果此階段缺乏適度的視覺刺激,將使眼睛的椎狀細胞無法成熟,腦部的神經連結也難以建立,致使視知覺中樞無法發展胎兒在母體內僅能感知強光,此時他會皺眉、閃避。

新生兒能看到物體的輪廓、擁有區辨紅黃藍綠四個類別顏色光譜的能力;3個月大時,先注視外型輪廓,再注視內在細節,會從相片中認出母親;4個月大時,分析細部的內涵;5個月大時,察覺三度空間立體感,建立物體實體概念,掌握周遭狀況;
6個月大時,具備深度知覺。

如果嬰兒早期視覺經驗豐富,就能建構優質的視知覺判斷力。如:
★視力良好。
★眼球運轉靈活。
★會走迷宮、拼圖、積木造型建構能力佳。
★認字能力強、幾何圖形辨識反應快。

 

*認識聽知覺(奠定語言發展能力)

嬰幼兒期是聽覺與聽知覺發展的重要關鍵期,如刺激不足,不但對語言的形成有絕對的影響,甚至可能造成學習上的遲緩、溝通的障礙,父母千萬不可輕忽!
胎兒3個月大時,能聽到母親體內的聲音;5個月大時,聽覺器官已成熟如大人,能聽到母親體外的聲音。新生兒偏好語音訊息,尤其是母親的語音,母親的聲音決定他語言規則的模式。1個月時,具敏感區辨音素(發音部位或發音方式)的能力。嬰兒前半年,會辨識母音;後半年,會辨識子音。習慣母音後,形成聽知覺恆常。1歲時,語言架構定型,開始有效率地使用語言。

如果照顧者經常對嬰幼兒說話,則聽知覺反應好。如:
★語音分辨精準。
★聽覺理解佳。
★聽覺記憶好。
★語言應對合宜。
★認字能力強、幾何圖形辨識反應快。

 

*認識觸覺(情緒安撫的關鍵)

觸覺是動物求生過程中,探索環境的重要媒介,保護身體避免受到傷害;也是安撫情緒的重要管道。父母在哺育孩子的過程,要掌握促進觸覺發展的種種竅門與時機。 包覆人體表層的皮膚,充滿觸覺細胞。當胎兒5週半的時候,觸覺防禦機制已開始運作。胎兒4個月已會吸拇指,安撫自己。新生兒靠著唇部敏銳的觸覺,搜尋到奶頭,獲取口腹需要、帶來舒適感、放鬆情緒。同時,藉著雙手到處摸索、操弄玩具,能瞭解物質的溫度、濕度、硬度、質感,以正確掌握外界的狀況。

 

*認識動覺(促進動作協調的訣竅)

嬰幼兒正值動作發展的黃金期,理應活潑好動。如果過於不愛動,又常常出狀況,父母與老師應及時就教於職能治療師,積極配合治療,絕對可培養出健康、有活力的孩子。 胎兒在子宮內先發展屈肌的張力,有時活動肢體、扭動軀體、甚至翻滾。到了懷孕後期,因胎兒體型加大,故不易做大幅度的活動。出生後,活動空間得到解放,開始發展伸肌之張力。

如果父母每天調整嬰兒或趴或仰的姿勢,並提供空間任其安全地活動,不時伸展其肢體做體操,能促進孩子的動作靈敏。如:
★動作依發展里程碑進展。
★動作靈敏,會保護自己。
★拿東西時,力道合宜。
★學習技巧性活動(如唱遊、運動)反應快。

 

*認識前庭覺(保護頭部的首道防線)

前庭系統是所有感覺神經系統中最早發展的,約在妊娠一個月就開始。對成長中的嬰幼兒,前庭系統在孩子整體腦功能的發展上,扮演催化劑的角色,不容忽視。

前庭平衡覺:胎兒在子宮羊水內悠遊了9個月,得到許多晃動的前庭刺激,出生後仍十分嚮往這項經驗,以便持續發展前庭系統。父母都知道用搖籃,來安撫嬰兒入睡。當寶寶清醒時,也喜歡被抱著團團轉,而忽被舉高又忽被降低的刺激動作,能帶來身體上的快感及情緒上的亢奮。嬰兒的腦部發育尚未完整,做此動作時,切記勿大力搖晃,以免造成傷害。

如果父母適時提供前庭刺激的活動,且不阻止孩子尋求前庭刺激的活動,則孩子姿勢挺拔、注意力專注,動靜得宜。:
★肌肉張力合宜,抬頭、挺胸、收小腹。
★活動量適當,能動如脫兔、靜如處子。
★勇於從事旋轉、搖晃或加、減速度的遊戲,樂在其中。
★注意力集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ANIS 的頭像
    ALANIS

    艾拉の 育兒小屋

    ALAN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