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許多改變都源自於教育的普及。國民義務教育以智育佔了最大的比重,智育的重點在發展兒童的認知,使其能有效學習。關於兒童認知發展領域,首屈一指的是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他終身研究:「兒童究竟如何學習?兒童如何從了解最簡單的事物,逐漸發展至精通深奧複雜的知識?」

 

今日世界,不論是科技、金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乃至人文學科,處處依賴精密細膩又深刻的知識。然而,萬丈高樓平地起,每一個頂尖的科學家都是從小學讀起,都由簡單的認知訓練歷程開始起步。那麼,每一位現代人所接受的基本教育主要是依照誰的觀念,誰的理論假定呢?答案當然是「皮亞傑」。

 

皮亞傑的研究重點是探索兒童的學習過程,他發現兒童是依據不同發展期的認知結構去建造他對現實他對現實世界的認識。兒童不僅累積知識,也和許多人與事有直接的互動,從而培養主動處理、轉換、儲存及選用各種外在資訊的能力,進而從事思考、計劃及做決定。任何的成人都是經過此一歷程,由小而大,逐步認識外在世界。在思想上,逐漸成熟,正如信仰的歷程決不是靠頓悟,也無法一步登天。

 

皮亞傑認為:各種認知能力的成熟,需經歷不同的階段,前一階段與後一階段之差異,不僅是量的區別,而是結構根本就不同。每個階段的發展,像是由一樓逐步爬升到二樓的樓梯,但到了二樓,就有另一種樓梯,也有另一種認知結構。每一個人從出生到青春期都經過四個時期:感覺動作期(由出生至二歲),前具體操作期(二至七歲),具體操作期(七至十一歲)和形式操作期(十一至十五歲),而且一定按照四個時期次序不變地發展。

 

每個時期有其特色,也有學習的重點,各階段都需形成完全統整的狀態,平均地朝著下一階段發展。認知能力由不成熟而成熟,身心發展由不穩定狀態到穩定狀態,認知結構上由不平衡而平衡。學校的老師和家中的父母若能掌握孩子此種學習狀態,循序漸進,才有助孩子的認知發展,既不至於揠曲助長,也不會欠缺刺激。將教學內容、方法與兒童能力配合是最適當。

 

依皮亞傑的發展理論:孩子在幼稚園前的學習應多些碰觸和對聲音的接收。學齡前,孩子的學習以實際經驗為主,使其喜歡說、喜歡想。

 

國小低年級通常思考直覺、概念模糊、教育重點是建立良好表達習慣及可逆性思考(如加與減、乘與除)。中年級時協助其脫離直覺思考與自我中心,使操作判斷趨向完整,不斷鼓勵其求知。高年級時需要培養客觀思考判斷的能力,逐步建立相關性及整合性的概念,對事物能多方面注意。國中時,一定要學習抽象符號和用象徵性思考,從思考不具體觀念中建構出複雜的知識體系。

 

依皮亞傑的研究可知:若教學內容的層次低於兒童的發展階段,孩子會覺得無聊,因為太過容易。若所教導的,超過孩子的能力,他又有挫折感,不想再學下去。因此,學習與教育經驗就必須和兒童的發展層次保持平衡,也就是使孩子在適當時期獲取適當的經驗。

 

兒童時期的老師,扮演著啟蒙孩子知識的角色,不但要對知識的傳授有高度的興趣,更要對兒童有深刻地關懷,尤須尊孩子想碰、想摸、想了解外在世界的意願。孩子要的學習是「由做中學」,而不是聽老師講許多的道理,正如學習游泳一定要下水,可能看別人游泳就學得會。 

 

皮亞傑的論點和研究架構深深影響了各國國民教育的課程設計,也因而影響了數以億計接受教育的學子。但是皮亞傑的概念只偏重「左腦」的發展,去開啟在語、邏輯、數學等方面的潛能、對於有關音樂、空間、肢體動覺等偏向右腦神經系統發展的領域,探討不足,對人際、道德、內省等智慧欠缺系統地說明。

 

    正如心理學家亨特在「表揚皮亞傑偉大貢獻」專集所言:「皮亞傑之偉大並非在已完成之理論,乃是在他所開拓之許多領域。」皮亞傑做為一位探索人類智慧的心理學家,對人的認知結構與知覺功能有深入地剖析。許多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追隨他的腳步,持續對人的思想及智慧做探究,希望人類能因此更了解心智能力。我們一方面享受基於相關研究而有的研究,同時體會人之奇妙,在小小腦袋中竟藏了那麼多的智慧潛能,實在是豐富有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AN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